9月16日,第五届紫金学问产业论坛暨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淮安举行。来自全国学问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30余所高校、智库、学术出版机构的200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及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紫金文创研究院、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承办,淮安市学问产业协会、紫金文创研究院淮安分院协办。论坛旨在深入探讨文旅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促进学问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李森,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分别发表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艺术学院学问产业学院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王晨主持。
李森对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感谢和欢迎,并先容了淮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学问名城四张名片。他表示淮安将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做好淮安学问产业相生相成、提质提效、共建共享的文章,并希翼各位专家学者为淮安学问产业和学问事业发展破题支招,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彭吉象代表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专委会对推进学问产业专业学科建设,搭建高效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问产业教学科研与业界的互动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期待各方通过这次论坛深化合作,为推动淮安乃至江苏文旅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
李向民在致辞中对莅临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先容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汇报了专委会上一年的工作成绩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他表示,专委会期待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共同推进我国学问产业的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承担起“推动学问繁荣、建设学问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学问使命。
国家学问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中国学问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泓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观恒学问发展研究院院长祁述裕,北京大学学问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陈少峰,学问和旅游部云南大学学问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云南大学学问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Monash 大学全球学问管理中心主任单世联相继发表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学问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范周主持。
周泓洋作题为《国家学问公园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建设国家学问公园,是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学问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他通过对国家学问公园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务进行研究,总结了国家学问公园与文旅融合的关系以及国家学问公园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先容了国家学问公园文旅融合项目的建设流程、评价方法,并从资源整合、地域联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四个方面提出国家学问公园文旅融合提升策略。
祁述裕作题为《文旅融合的内涵和发展趋向》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文旅融合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提出文旅融合未来发展五个趋向特征:一是学问IP的价值和作用更加彰显,二是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融合的热点,三是吸引Z时代消费者是赢得文旅市场竞争的关键,四是突出特色旅游与品质提升,五是区域联动、合作趋势增强。随后他聚焦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从创意设计驱动、培育学问新业态、发掘当地热点、植入新型学问娱乐元素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的对策。
陈少峰作题为《文旅灵境及其联合甲方的商业模式》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文旅科技融合的特点与目标,认为元宇宙学问体验园就是灵境,并解析了灵境的内涵、类型与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分享了田园灵境的内涵、田园灵境与农业文创、田园灵境的商业模式、田园灵境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四方面的内容,并提出各个县(市)可以挖掘优秀传统学问、打造IP并实现传统电商升级,将田园灵境作为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农业三产融合的核心项目。
李炎作题为《乡村学问旅游的六个“找”》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时代语境变化背景下乡村学问旅游面临的挑战,包括乡村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并以云南为例给出乡村学问旅游发展的对策——乡村学问旅游发展的六个“找”,包括:一个特色学问产业,一个历史学问名村、名镇,一片保存相对完好的田园风光,一个创意团队,一个运营团队,一个可支撑乡村学问旅游发展的市场,通过国家、市场、资本等外部力量的介入带动乡村振兴,培育乡村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单世联作题为《论“地方”的自觉与发明》的主旨演讲。他关注全球化带来的学问“地方性”的消解,以及思考学问生产如何实现“地方性”。他分析了学问“脱域”的原因,提出 “地方”和“地方学问”主要是由全球化过程建构的,一方面全球资本对地方造成威胁使居民对居住的地方珍视的事物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地方上的人试图把他们的地方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以竞争赢得流动资本,并提出从追溯的发明、空间的发明、社群的发明、关系的发明来实现地方的发明。
范周教授对主旨演讲做了凝炼而风趣的点评。他认为本次主旨演讲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顶天立地,将大家民族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第二个特点是坚持学术的独立思考,所有学者见仁见智,都是在讲真实的学术思考,以期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旅建设有所启发;第三个特点是把升级作为日常的思考,作为一种积淀,作为习以为常的一种学术问题、范式,上升到不断对自己的反思和挑战。
当天下午,论坛举办了文旅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数字赋能与学问产业创新发展、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青年学者论坛四个分论坛。北京大学学问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向勇,武汉大学国家学问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青年长江学者陈波,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丝路发展研究院院长皇甫晓涛,南京艺术学院学问产业学院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王晨,中央财经大学学问与传媒学院、学问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戴俊骋分别在分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康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学问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吴承忠,深圳大学学问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振鹏,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教授丁方,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学问创意产业研究会副会长管宁做分论坛学术主持,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言。
分论坛结束当晚,论坛嘉宾受邀参加2023淮安学问和旅游嘉年华启动仪式。学问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黄海亮处长,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国家学问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中国学问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泓洋,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彭吉象、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长顾坤,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李森,中共淮安市委常委、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子佳,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向红共同出席仪式。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宋德泳在仪式上发布《2023淮安雏鹰、瞪羚、小巨人学问企业榜单》,本届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9月14日晚,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常务理事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李向民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及2024年工作计划。
紫金学问产业论坛暨中国学问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已连续举办五届,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通过两天的交流和研讨,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也为下一阶段深化学问产业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案。(紫金文创研究院)